今年上半年是整個行業半導體zui為短缺的一段時間,將有越來越多車企受到影響。
全球半導體供應緊張,對汽車生產造成的衝擊愈演愈烈。
3月26日,蔚來汽車表示,由於芯片短缺,蔚來將臨時停產5個工作日。蔚來第 一季度的交付量將因此受到影響。
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不完全統計,進入3月以來,沃爾沃、通用、福特、豐田、本田、日產等跨國車企陸續表示,因半導體的供應緊張暫停部分工廠的生產計劃。
“在去年底大眾受到影響之後,大家就已經在調動資源,來保證生產。但是,供應緊張的問題短期內無法從根本上解決,大部分車企都受到了影響,或多或少做了一些調整。”3月29日,一位車企內部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。
上述人士表示,由於芯片短缺的問題是在去年12月左右集中暴露,盡管產業鏈上下遊從那時候起已經做了很多事情想要去解決問題,但看到效果至少需要6個月的時間,部分芯片恢複正常供應的時間可能更長。也就是說,至少要等到下半年,才可能會有所緩解。
缺“芯”潮蔓延全球
去年12月,德國車企大眾集團、零部件巨頭大陸集團以及博世集團相繼發出預警,由於全球範圍內汽車芯片的短缺,可能會影響汽車生產。其中包括因市場複蘇而帶來需求增長的中國市場。當時,一汽-大眾、上汽大眾的部分工廠和個別車型調整了生產計劃,降低生產班次或者短期內暫停生產。
汽車芯片短缺的問題,隨即引發全行業關注。隨後,多家車企和零部件企業表示,為解決這一問題,與半導體廠商進行了緊密溝通,擴大產能來應對突然增加的供給需求。
不過,在當時,多家零部件公司就已經發出預警稱,考慮到半導體行業正常的交付時間,目前供應短缺的情況將在6-9個月的時間內改善。因此預計到2021年供應形勢依然嚴峻。
從事件進程來看,今年上半年將是整個行業半導體最為短缺的一段時間。
值得注意的是,今年3月,日本地震、美國寒潮以及半導體生產商瑞薩火災等一係列不確定性事件,加劇了汽車芯片的短缺,從而導致車企大麵積停產,對生產造成影響。
3月17日,沃爾沃表示,在美國和中國(查爾斯頓、成都、大慶和路橋)的工廠將停產約兩周。
之後,豐田、日產、本田、通用等多家車企位於歐洲和北美的部分工廠也陸續宣布暫停生產。
危機已經從跨國車企集團蔓延到造車新勢力。從規模上來看,蔚來的產銷規模與跨國車企之間存在明顯差距,因此對於芯片的需求總量其實是要少於其他車企。
有行業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,芯片供應的緊張要高於預期。
“其實,之前每年都會有一定程度芯片短缺或者是過剩的情況,因為長周期產能的管理和預估一直是挑戰。而現在很多車企精益化生產,對產能管理或者是對庫存管理,二者其實一直存在矛盾。”有汽車零部件企業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。
他認為,由於去年疫情影響了大家的判斷,而中國汽車市場行情好於預期,這種矛盾也就更加明顯地顯現了出來。
值得注意的是,由於行業性的芯片短缺問題短時間內沒有得到解決,到第三季度前,將有越來越多車企受到影響。即使部分工廠已經減產,也很難避免不會再度出現供應緊張,芯片恢複正常供應仍然需要較長的一段時間。
文章來源:新浪科技,由大香蕉大香蕉啪啪啪編輯。
谘詢熱線
17505120369